熱線電話
全國免費熱線
4006788036
業(yè)務經理
17527665570
在線咨詢
掃一掃
掃一掃
關注仙草微信號
全國免費熱線
4006788036
返回頂部
導讀:中醫(yī)艾灸方法很多,而且艾灸施灸手法有補瀉之分, 下面介紹幾種施灸手法的補瀉和常用的艾灸補益的操作方法:
艾灸施灸手法的補瀉
施灸手法,是補是瀉也是很有講究的。古人早就認識到了這點,在《針灸大成》指出:“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待自滅,即按其穴;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意思是說艾灸補益就是將艾點燃以后使其所產生的熱緩慢地傳人體內,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氣聚而不散,從而達到補其不足的目的,這就是艾灸的補法。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意思是說艾灸的瀉法是在艾點燃之后,不斷地進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燒,所產生的熱能很快傳人體內。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壓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機體內所藏之熱邪能隨艾火之熱發(fā)散到體外,達到驅邪外出,起到瀉熱瀉實的作用。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的補瀉對機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艾灸補瀉小鼠大椎穴的實驗結果顯示:穴區(qū)的溫度變化隨方法之不同而變化。雖然補法艾灸和瀉法艾灸兩種術式皮膚溫度的峰值無明顯差異;但補法艾灸皮下溫度的升高較瀉法艾灸明顯,且補法艾灸所致的溫度升高的持續(xù)時間比瀉法艾灸要長。
中醫(yī)艾灸的補瀉,在隔物灸當中根據(jù)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決定其補瀉。選用偏重于瀉的藥物,如甘遂、豆豉餅等進行隔物灸所起的是瀉的作用,多用于散瀉毒邪;選擇偏重于補的藥物進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餅等,則起到補的作用,多用于補虛助陽。
2.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時,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膚上,而是在皮膚與艾炷之間加上藥物,根據(jù)所隔藥物的不同,又分為多種灸法:中間以生姜襯隔的,叫隔姜灸;中間以蒜作襯隔的叫隔蒜灸;中間以鹽作襯隔的叫隔鹽灸等等。間接灸火力溫和,同時具有艾灸和所加藥物的雙重作用。
其機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墊物的性質而決定補瀉,如隔姜灸、附子餅隔物灸可以加強其溫陽補益的作用,多用于補虛助陽。鼓餅隔物灸則多用于散瀉毒邪,一般認為是瀉法。
間接灸中我們著重介紹一下隔姜灸:
取新鮮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幣略厚的薄片置于選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從艾炷尖點燃,感到灼痛時,可以將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復進行直至局部皮膚潮紅為止。生姜性溫味辛,具有助陽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一般不太熟悉操作的人不推薦使用此方法,用艾條灸同樣可以選擇隔姜灸或隔鹽灸。